个体户要交哪些税?
在国家不断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老板们在注册好公司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税费缴纳和税费申报等问题。个体户是市场经济中较为常见的经营模式之一。
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个体户要交哪些税?
首先,对于能够规范设置账簿以及进行会计核算的个体户来说,在当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应该按时依法办理相应的税务登记。然后个体工商户还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按照当地税务局的规定建立会计账户,并进行准确登记、会计核算等。当地的税务部门有权对个体户进行查账以及税款征收等工作。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经营情况做好相应准备。注意,在现实中,由于有些个体工商户没有具体的会计记录,或者其生产规模小,税务部门就会对这类个体户采取定期定额征收的方式来收取税款。
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的个体户,其报税流程步骤如何?
第一步,领取税务机关审核登记后核发的税务登记证。
第二步,确定明确的报税人员,按照当地的税务管理制度规定使用登记发票。
第三步,按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且按时提供税务申报有关材料。
第四步,带着发票和会计账簿,到税务局进行交税,在该步骤里,税务机关办理人员都会对个体户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以判断其账簿登记是否准确以及税款计算是不是有误。
需要缴纳哪些税款?
1、增值税征收。税率为3%。
2、城市维护建设税。一般在城区需要交纳7%,县区需要缴纳5%,县区以外的需要缴纳1%。
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体经营户的当年的生产。经营所有收入去除承担后的余额进行计算,税率一般在百分之二左右。
4、对于从事特定行业的个体工商户来说,还需要交纳其他税费,比如从事娱乐服务的个体商户需要交纳文化事业建设费,从事首饰零售业务的个体户,需要交纳消费税。
小编提醒,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户经营者需要对上述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要积极配合当地税务部门做好税款缴纳相关工作,使自身获得更好的经营发展。